小米的历史演变和营养价值分析

2018-07-23  来自: 大庆市大同区大官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浏览次数:668

小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,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。粟生性耐旱,品种繁多,俗语说“粟有五彩”,是指小米有白、红、黄、黑、橙、紫各种颜色。此外,小米也有粘性小米、硬性小米之分。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,其茎叶较坚硬,可以作饲料,一般只有牛能消化。

小米也称为粟,古代叫禾,我国北方统称谷子,南方则称稻为谷子,谷粒去壳后叫小米,谷子在我国约有8000年的栽培历史。小米是由野生的“毛狗草”又名“狗尾草”选择演变驯化而来的。现在世界各地栽培的小米都是中国传去的,全世界小米栽培约10亿亩,我国最多,总产量最高,多分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,东北、内蒙古等地。小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属禾本科,它性喜温暖,适应性强。农谚“只有青山干死竹,未见地里旱死粟”,说明小米的抗旱能力超群。小米耐旱这与其叶片表皮细胞壁厚,内含大量硅素,叶脉密集、气孔多、根系致密,吸收力强等有关。蒸腾系数平均为257左右,低于玉米和高粱。发育前期需水最少,中期需水最多,以小花原基分化到花粉母细胞四分体时期对水分最敏感,灌浆期也需一定水分,以后则需水较少。喜温,但生育期短,故对积温要求并不太高,完成生长发育要求的积温在1600~3000℃之间。发芽适宜温度为15~25℃,最高30℃,茎叶生长适宜温度为22~25℃,子粒形成期适宜温度为20~22℃,低于20℃则延缓灌浆。粟是短日照作物,对光照反应很敏感,尤以生长点分化前后反应最为强烈。富于短光波的日间光和适当缩短日照可促进发育。小米既耐干旱、贫脊又不怕酸碱,所以在我国南北干旱地区贫脊山区多有种植。

小米的种类和小米的品质:

按成熟迟早可分早、中、晚三熟,按米粒性质可分软性小米和硬性小米,按颜色可分为黄色、白色、黑色等多种,其中红色、灰色多为软性,白色、黄色、黑色多为硬性 ,一般来说谷壳色浅者皮薄,出米率高、米质好。谷壳色沉者皮厚出米率低、米质差。著名的小米品种有山西沁县沁州黄小米,山西广灵县东方亮小米,山东章丘龙山米,山东金乡的金米,河北桃花米等。

小米的营养价值:

常见的小米粒小、色呈淡黄或深黄,质地较硬,制成食品有甜香味。我国北方有许多妇女在生育坐月子期间,多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。小米熬粥营养丰富,有“代参汤”之美称。

小米粥是健康食品,可单独煮熬,也可添加大枣、红豆、红薯、莲子、百合等,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。小米磨成粉可制小米糕点,美味可口。

小米含蛋白质9.2%-1.47%,含脂肪3.0%-4.6%及维生素,除食用外,还可酿酒,制糖,中国最早的酒是用小米酿造成的。

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9.7克,比大米高,含脂肪1.7克,含碳水化合物76.1克,都不低于稻、麦。一般粮食中不含有胡萝卜素,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.12毫克,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。

小米含铁量突出,有很好的补血效果,其磷含量也很高,是大米的2~3倍,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,为大米的4.8倍。含钾高含钠低,含量比为66:1,膳食纤维是大米的4倍,但其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很低,所以应与大豆和肉类等氨基酸含量较高的食物同食。小米的淀粉含量高约70%,是一种能量食物。

小米的芽和麦芽一样,含有大量的酶,是一位中药,有健胃消食的作用。

小米营养分析:

1、小米因富含维生素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功能。

2、小米具有防止乏胃、呕吐的功效。

3、小米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,可以使产妇恢复体质,有增加乳汁的作用。

黑龙江省大庆市双榆小米,专营 大官贡米等业务,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,联系电话:13009995933/18945090219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大庆市大同区大官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技术支持:翰诺科技网站定制 网站地图 XML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