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食材之 小米

2018-12-07  来自: 互联网 浏览次数:355

  小米,原名:粟,也称作粱、狗尾草、黄粟、粟米。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,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,它不仅供食用,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养生功效。小米入药有清热、清渴,滋阴,补脾肾和肠胃,利小便、治水泻等功效。今天就和公安医院毛喆医师来了解一下:

  在中医中小米味甘咸、性凉,《本草求真》:“专入肾,兼入脾、胃。”、《本草撮要》:“入手足太阴、少阴经。”。可健脾和胃、补益虚损、和中益肾、除热解毒。治脾胃虚热、反胃呕吐、消渴、泄泻。《别录》中:“主养肾气,去胃脾中热,益气。”《纲目》:“煮粥食益丹田,补虚损,开肠胃。”本草纲目》说,小米“治反胃热痢,煮粥食,益丹田,补虚损,开肠胃。”

  俗话说“春吃小米赛人参”,小米尤其是熬粥食用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,有“代参汤”之美称,而且由于小米不需要精制,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,小米中的维生素 B1可达大米的数倍,无机盐也高于大米。小米含蛋白质也比大米高。每100克中含脂肪1.7克,碳水化合物76.1克,都不低于稻、麦。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,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.12毫克,维生素 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。除食用外,还可酿酒、制饴糖。

 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基础是精、气、神。精是生命之力,气是生命之源,神是生命之光。精、气、神各具功能,又互相影响。中医养生,主要是调养精、气、神。五谷杂粮是调养精、气、神的精华。按照药食同源的理论,小米能补元气,玉米能抗衰老,绿豆能抗肿瘤,大米能养阳气。《名医别录》曾这样描述小米的功效:益肾气,去脾胃中热,益气。李时珍写道:粟(小米)之味咸淡,气寒下渗,肾之谷也,肾病易食之。降胃火,故脾胃之病宜食之。

  好吃的黄小米,双榆小米,月子小米,黄小米就选大官贡米13009995933

黑龙江省大庆市双榆小米,专营 大官贡米等业务,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,联系电话:13009995933/18945090219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大庆市大同区大官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技术支持:翰诺科技网站定制 网站地图 XML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