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体防“霉”
2017-07-26 来自: 大庆市大同区大官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浏览次数:382
湿气自测
如果你在阴湿天气时出现下列身体变化,说明你体内的湿气太重了,需要及时做出调整:
肠胃不佳、精神不振、四肢沉重、皮肤起疹子、胸闷不适、不思饮食、舌苔白腻。
体内湿气过重,会让人觉得困倦、身体四肢沉重、没有食欲、手脚冰冷、皮肤起疹、脸上黏腻不舒服,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,口腔症状比较明显,舌苔白厚。这些症状可能与你的情志不畅、劳倦过度或喜肥甘厚味和生冷食物、过分贪凉等因素有关。
身体周刊记者 屠俊
有些朋友一到了夏天、黄梅雨季,会感觉身体累,会全身乏力、疲倦,甚至出现心烦失眠、口舌生疮等症状。上海市中医医院心科主任医师陈平指出,其实这大多是因为湿气重引起。假如在感到疲倦的同时,还有食欲不好、大便比较稀、舌苔比较厚腻等症状,我们可以认为其身体湿气重。
如何摆脱湿气的困扰?专家强调,越懒越要运动,通过出汗把湿气排出体外,同时也要注意饮食清淡。另外,高血压病、冠心病等患者,要注意休息,随身备带急救药品,如有不适及时就医。
如何祛湿气
“湿重”说起来很简单,就是体内水分异常增多,多见于肥胖的人。中医认为湿属“有形之邪”,具有沉重、秽浊、黏滞的特性,有下坠的趋向,往往会表现为脚部水肿,去到哪都想找地方坐下来、躺下来,很容易睡着,做体检却没有任何异常问题。这都是湿气重的表现。
正常人体对外界温度、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,但有些人因体质、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,会导致体内水分调控失衡,水分排不出去,就湿重了。
湿气过重,容易引起腰酸背痛、小便疼痛,甚至造成下肢水肿等症状。有些女性的体质比较弱,严重的甚至出现痛经、闭经等。
为什么会湿气重?陈平解释,有两种可能:一是外湿,现在已经进入雨季,雨季的雨水多,环境空气比较潮湿;二是内湿,这是因为体内脾虚水液运化失常造成的,可通过调理来健脾祛湿,把体内的湿去掉,就不会感到疲倦。
那么夏季祛湿有哪些技巧?陈平指出:越懒越要运动,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、缺乏运动的人。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、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,但越是不爱运动,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,久而久之,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,引发一系列的病症。运动可以缓解压力,促进身体器官运作,加速湿气排出体外。跑步、健走、游泳、瑜伽、太极等运动,有助于气血循环,增加水液代谢。
“湿重”的人,饮食上要注意清淡,少吃大鱼大肉,同时也不要吃太多甜食和寒凉的食物。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,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、均衡饮食。
酒、牛奶、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,容易造成肠胃闷胀、发炎。甜食、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,加重发炎反应。
生冷食物、冰品或凉性蔬果,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,不宜经常食用,如生菜、沙拉、西瓜、大白菜、苦瓜等,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、姜,降低其寒凉性质。
玉米具有调中开胃、降浊利尿等功效,容易去除体内的湿气。时令蔬菜冬瓜有清热利水、消肿解毒、生津除烦等功效。除了吃新鲜的蔬菜,可以吃一点薏仁、山药、小黄米、鲫鱼、党参和扁豆。
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,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,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。经常在潮湿、阴冷的环境中,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。日常生活中应留心:不要直接睡地板。地板湿气重,容易入侵体内,造成四肢酸痛;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;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,不要盖潮湿的被子;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,吹干头发;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,建议多开窗透气。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,还可以打开风扇、空调,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。
妙用葱、姜、蒜。葱、姜、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,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。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,用姜的辛热、发散之性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,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,病症就会有所缓解,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。
当心“心脏亚健康”
入梅之后,有些人会出现胸闷、心慌、觉得闷、烦躁、坐立不安等症状,甚至有些人工作和学习也会受影响了。陈平指出,黄梅天湿度大、气压低,很多本身心脏没问题的人,也遭遇了“心脏亚健康”,像这样因为心慌、胸闷来就诊的病人,占到每次门诊的1/5,这些患者可能验血或者检查的时候看不出什么异样,其实是由于体内有湿气影响了脾胃功能的运作,需要遵照医嘱进行中药或者食疗调理。
陈平指出,梅雨季节气压低、湿度大,血液黏稠度增加,同时气温变化幅度较大,可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,容易诱发各种心血管意外。所以有心慌气短、胸背疼痛症状,最好还是及时到医院心内科就诊。
原有高血压病、冠心病等患者,此时由于气压偏低,容易引起心肌缺氧,可使原有病情加重,甚至出现胸闷憋气、心律紊乱、心绞痛等危重症状,必须及时赴医院就诊,以免不测;平时,要随身备带急救药品,如速效救心丸等,如出现上述先兆症状,可当即服用。这类病人平时应该坚持用药,要多休息、喝水、放松心情,同时调整一下室内的湿度,或许这些症状就会好了。
陈平提醒,梅雨季节也不要整天宅在室内,雨停的时候去外面运动运动,出点汗。气压低,人会很不舒服,家里最好经常通通风,下雨天不方便开窗可以用空调的除湿功能,但是温度不要过低,大概26 就可以。空调开一小时,湿度就能从70%降到50%,所以梅雨季节,不妨在睡觉前开开空调,睡觉时关掉,这样人会舒服很多。
陈平还补充道,从黄梅天开始一直到炎夏,一直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,气温升高,对心脏是更加严重的考验。当气温超过33 时,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,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。
随着气温的升高,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-5倍,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。而且夏天出汗多,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,血液黏稠度升高,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的缺血、堵塞,引起心肌梗死或脑中风。
而黄梅天,空气湿度大,气压低,空气中含氧量降低,容易导致缺氧。这个时候,心脏不好的人,就好像爬到高山顶上,氧气稀薄,老感觉气不够用一样。而且这个时候,又潮,汗也出不了,很容易胸闷,引发心绞痛等毛病。
平时午睡小憩30分钟,可以使心肌梗死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%。另外,一天24小时中,70%~80%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上午4-10时,这段时间被医学家比喻为好发心脑血管病的“魔鬼时间”。这期间,服药、饮水要早、锻炼要少,以免发生危险。待在家里通风很要紧,夏季心脑血管高发,跟休息蛮有关系。
年纪大的人,夏季一定要睡好,最好睡个午觉,不要太劳累。如果出门活动,时间不要太长,保持心情愉快,炒股、搓麻将这种刺激性活动尽量少参加。
对于心脏不好的人,夏天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暑降温。太阳很猛的时候,不要出门。出门呢,一定要戴遮阳帽,备足水,不要等渴了才喝水,多喝水也能清热解暑。
远离胃肠道疾病
梅雨季节拉肚子的人越来越多,而且大多以青年为主。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毅平分析,梅雨天气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,加上天气湿热也会引起不少人饮食习惯改变,如吃冰西瓜、冰稀饭、冷饮或食用隔天饭菜等冰冷不洁食品,也会导致脾胃受损而诱发腹泻。
消化科医师提醒,一年中消化道疾病发作的第一高峰是冬春交替季节,其次就是现在的梅雨季节,所以市民要多加预防,尤其是在饮食上面要有所节制,瓜果不要狂吃,不要食用已经霉变的食物。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,做到食品烧熟煮透,定时清洗砧板;而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必须加热,少吃冷饮、冷食。
另外,黄梅天湿气较重,人容易出现食欲减退、困倦乏力等不适症状,特别是本身脾虚的患者,消化系统症状会加重,出现厌食、气虚,四肢沉重等症状。这段时间还有不少人会出现大便不成形、厌食、困乏等症状,这些都是脾虚湿盛的表现。而此时大量凉性瓜果上市,成为人们的最爱。李毅平提醒,黄梅天里要少吃西瓜、黄瓜、香瓜这些“驻湿”的瓜果,以免伤及脾阳,导致水湿不化,加重不适。可以多食冬瓜,冬瓜可以排水除湿,苦瓜能养脾开胃。
黄梅天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食物霉变、变质的问题,专家表示,在吃东西时要多加小心,一旦发现食物变质、霉变,就不要再食用了,尽量吃新鲜的食物。
花生、玉米、谷类等食物尤其容易发生霉变,会引发食物中毒,要特别小心。
另外,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一定要煮熟煮透,但有的食物就算你煮熟煮透吃了还是会拉肚子,因为煮熟煮透了以后细菌是杀死了,但细菌和病毒产生的毒素还是在里面,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注意。
有些人喜欢在夏天喝冰啤酒配炸鸡,这才叫过瘾,但心理是满足了,身体要抗议。因为对一些胃肠道敏感的人群,如果喝了冰镇饮料,很容易对胃肠黏膜造成损害,也会降低免疫力,促进肠蠕动出现腹痛腹泻。
“夏季、梅雨季节的饮食还是应该以清淡为主,要避免过量进食甜食、辛辣的食物和油炸的食物而刺激肠胃的正常运作。”李毅平说。此外,一定要注意勤洗手,特别是饭前便后,毕竟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胃道疾病,重在保持饮食的干净卫生。
雨天的闷湿也容易引起关节的酸痛和不适。李毅平指出,常见的颈椎病一般表现为颈肩痛、颈项强直等,如果伴有手臂、手指麻木或活动不灵等情况,多为颈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根所致。出现这些症状后,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不能盲目推拿按摩,以免延误病情。
同时,梅雨天空气湿度大,是关节病的多发季节,要注意避免居住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,阴雨天要避免风吹雨淋,天气晴好时,要保证户外活动,适当日晒,出汗后避免直吹空调和电扇风。
李毅平提醒,有关节炎的患者,要记住,不能对着空调、电风扇吹。同时还要注意防寒保暖,一旦长期把关节暴露在外,就会令病情加重。如果出现关节疼痛、肿胀,或早晨起床发现关节僵硬,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患了关节炎长期不进行医治,会造成关节畸形,严重的会造成残疾,甚至生活不能自理。在这样的季节,不管有没有关节炎,都不要直接对着空调、电扇吹。不过,如果没有关节炎,在最近这样的日子穿短裤、短裙对关节不会造成损害。
预防“心理入霉”
梅雨天人的情绪负担会加重,压力超过耐受力,会导致“心理入霉”。“在黄梅天这段特殊的季节,可以有意识放慢工作、生活节奏。平时工作不要太疲劳,放松心情,晚上休息好。压力特别大的时候,可以安排一个旅游计划,彻底放松一下。”李毅平说。
此外,女性月经期间,要避免寒凉的食物;不要贪凉,要注意保暖。因为,女性的子宫还是偏寒凉的,如果寒凉入侵会影响生育。晚上洗头要及时吹干,特别是在空调间里,不要将头直接对着空调吹,避免湿邪入侵,淋了雨之后要擦干头发,勤换衣服。对于一些涉水作业者,要尽可能少接触水,多吃一些利湿的食物。
梅雨天湿气重,霉菌容易孳生,加上天气忽冷忽热地变化,小孩子更容易感冒,从而诱发哮喘。除了儿童伤风感冒的高发期,胃肠疾病也容易侵害儿童。不过,大部分胃肠道疾病都与长期不科学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,因此想要改善或预防胃肠道疾病,要从规律、健康饮食做起,如不暴饮暴食,不吃过分刺激的食物,少吃或不吃零食等。